黄鹂

薛宝钗为什么给莺儿改名原来并不是拗口

发布时间:2022/8/29 17:57:25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

薛宝钗为什么给莺儿改名?原来并不是“拗口”这样简单!

文:子凡shine

薛宝钗最贴心的丫鬟叫作莺儿,莺儿是一个心灵手巧、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她用草叶编成新鲜样式的花篮,黛玉看了都十分称赞;莺儿还会打各色样式的梅花络,宝玉特意留下莺儿为他打络子。

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一面说闲话,因问他:“十几岁了?”莺儿手里打着,一面答话说:“十六岁了。”宝玉道:“你本姓什么?”道:“姓黄。”宝玉笑道:“这个名姓倒对了,果然是个黄莺儿。”莺儿笑道:“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作金莺。姑娘嫌拗口,就单叫莺儿,如今就叫开了。”

由此我们知道莺儿姓黄,宝玉赞叹道,“这个名字就对了,果然是一只黄莺儿。”黄莺儿即黄鹂鸟,叫声婉转动人,是一种很受喜爱的观赏鸟类。还记得《甄嬛传》里甄嬛为安陵容拟名为鹂妃,以黄鹂鸟比喻安陵容的低微身份,不过是逗主人开心的玩意儿罢了。当然贾宝玉所说的“黄莺儿”是正向的意思,突出了莺儿娇憨可爱,婉转动人的样子。

看到黄莺儿的名字,很容易联想到唐代金昌绪的诗《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生动而准确地描摹了一个思念夫君的少妇的心情。《红楼梦》里主子和奴才的身份互为映照,就像黛玉的丫鬟紫鹃,寓意为啼血杜鹃,预示黛玉的爱情悲剧一样,黄莺儿也预示了宝钗夫妻分离、青年守寡的结局。

不过,莺儿又说了,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金莺”,宝钗嫌拗口,就直接叫作莺儿了。的确,黄和金的意思部分重合,叫作“黄金莺”是很拗口,但是还有一些不可解之处:《红楼梦》里的丫鬟名字不都是两个字吗?主子呼唤奴才的名字难道连名带姓一起叫吗?叫作“黄莺儿”或者“金莺儿”又有何拗口之处呢?就拿宝玉来说,知道莺儿姓黄,觉得“黄莺儿”的名字更恰如其分呢!

那么,宝钗到底为什么将金莺改作莺儿呢?恐怕还不止“拗口”这样一个表面的原因。

事实上,薛宝钗是有两个丫鬟的,一个是莺儿,另一个是文杏。文杏在《红楼梦》里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清虚观打醮,贾府大大小小的主子丫鬟齐出动,宝钗也难得地带上了全副阵容:莺儿、文杏。另外一次就是宝钗说带香菱到大观园去住,为自己作伴儿;薛姨妈说宝钗丫头太少了,莺儿一个服侍不过来,应该再买一个丫头使,因为文杏年纪小,“道三不着两”。看起来文杏这个女孩子不太靠谱,年纪又小,难怪宝钗出行只带莺儿一个,文杏相当于被雪藏了。

那么,文杏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别看文杏这个小丫头不怎么讨人喜欢,她的名字可不简单。唐代王维有一首诗《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文杏裁为梁”,更早地出自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文杏木其实就是银杏木,因为木质细密坚实,是作为房梁的好材料。作为房梁的文杏也就有了很文雅,很持重的内涵。

如此,我们就明白了薛宝钗两个丫鬟本来的名字:金莺、银杏,是不是对仗很工整呢?众所周知,《红楼梦》丫鬟的名字都是两两相对的,例如紫鹃、雪雁,鸳鸯、琥珀,麝月、檀云等等,为什么薛宝钗两个丫鬟的名字却差别很大了,原来是薛宝钗为其改名的结果,金莺改作了莺儿,银杏改作了文杏。

联系一下薛姨妈两个丫鬟的名字:同喜、同贵,简单直白,不过也难掩赤裸裸的铜臭气。薛家豪富,珍珠如土金如铁,夏金桂总是挤兑薛姨妈,谁不知道你们薛家有钱,行动就拿钱垫人。联想到金莺、银杏的名字,也充满了金钱的味道,也难怪宝钗不喜欢了。

一向标榜为书香世家的薛宝钗,是少有的才女,从小就聪明伶俐,喜欢读书习字,他的父亲也没有太多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宝钗像男孩子一样从小就读书,才出落得如此博学多才,气度不凡,这样的宝钗自然不喜欢什么“金”,什么“银”的,因此才给自己的丫鬟改名。

不过,仔细品读宝钗这几个丫鬟的名字,莺儿、文杏,包括后来的香菱,也是宝钗起的名字,是不是有一种轻描淡写,但文雅非常的感觉呢?宝钗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的出身做代言人,去商贾化,而增添文化的味道。其实写到这里,倒想起古往今来的很多商人,挣了钱之后,就开始用文化标榜自己了,就开始追求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了,儒商相对于商人的直接,对他们来说,则更具有隐蔽性和吸引力了。

¥30乡土中国红楼梦高中版费孝通原著无删减完整版高一必读课外书红楼梦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93.4购买

往期回顾:

《红楼梦》:贾政为什么说宝钗的住处“无味的很”?

说说《红楼梦》里的女奴结构,谁才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

老版《水浒传》里的美女,个个都是天姿国色,仿佛仙女下凡!

她22岁册封皇后,25岁成了太后,从此走上权力巅峰!

《红楼梦》很多主仆之间有一种特定的关系,你发现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4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