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赏雪品诗做题

发布时间:2023/4/25 17:08:12   
北京治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

赏雪·品诗·做题

文:高正老师

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例1.“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有尽其所能。”与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最相近的诗句是(   )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B.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

C.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与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有尽其所能意思相同,颇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以正确答案为B;A、C、D均不符合题,这三个选项则有人生不如意时以入世的人,做出世的事,虽说无奈然不免有消极之意;故选:B。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例2.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下列诗歌寓意与其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谁挥鞭策运四季,万物兴衰皆自然——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与春江水暖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①符合题意;②“社会发展”的说法错误,应是自然界而不是社会;③“梅”与“雪”各有所长,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③符合题意;④主要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④不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例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以一幅寂静的雪景图写出他被贬永州之后的悲凉心境,同时也寄托了他超凡脱俗的生命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A.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环境改变必然引起思想变化D.物质世界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A正确,题目中,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以一幅寂静的雪景图写出他被贬永州之后的悲凉心境,同时也寄托了他超凡脱俗的生命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C错误,该选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D错误,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故选:A。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例4.同样是描写雪的诗句,岑参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崔涂的是“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柳宗元的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笔下的雪(   )

①依赖诗人独有的天赋与灵感

②是诗人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③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④是诗人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①错误,诗人笔下的雪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③符合题意,诗人笔下的雪是诗人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④错误,诗人笔下的雪不是诗人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

故选:C。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出自唐代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例5.同样是描写冬天,有的诗人独爱梅,写出了“众芳摇落独暗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有的诗人钟情雪,写出了“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体现了()

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抓住该事物的特殊本质

C.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要从共性中求个性

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在同一中除斗争

A说法错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指联系与发展,不包括矛盾;

B符合题意,同样是描写冬天,独爱梅的诗人与钟情雪的诗人对事物作出的不同的描述,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抓住该事物的特殊本质;

C说法错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从个性中求共性;

D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故选:B。

6.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例6.雪景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宋代画家范宽的《雪山萧寺图》,寒山紧密相连,以一种坚不可摧、无以撼动的姿态见证着人世沧桑。当代画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合绘的《江山如此多娇》,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民族振奋的活力。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艺术的生命力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B.对冰雪世界的钟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C.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D.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规定着作品的时代内涵

A错误,艺术的生命力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但不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B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不能说对冰雪世界的钟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C正确,材料中“当代画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合绘的《江山如此多娇》,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民族振奋的活力”,这说明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

D错误,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展现作品的时代内涵,但不能说规定着作品的时代内涵。

故选:C。

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例7.宋朝朱熹《水口行舟》云:“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下列诗句与这句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D.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干中的诗句大意是指天一亮就迫及待卷起帘篷察看,结果欣喜发现,青山依旧、绿树依旧,看似颇有气势风雨又能何呢。蕴含了遇到困难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韧劲与之较量,定会有雨过天晴时候,人生也定会因此焕发绚丽光彩的哲理,D诗句是指遇到浮云遮住眼睛的情况,也不要畏惧,因为你站在最高层,这蕴含了遇到外来阻力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困难的哲理,与题干中的诗句哲理相近,因此,D符合题意。ABC都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例8.“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借窗生景这种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②“窗”“景”“情”这三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诗中之景”是人对“现实的窗与景”的能动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①错误,人类富有智慧和创造力,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征服自然、战胜自然;②错误,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窗”“景”“情”之间的联系是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

③正确,意识活动的主动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人将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联系起来,互相交融,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正确,窗的设计体现了窗外空间美与窗内人心美、远处自然风景与近处人文风景、窗内有限与窗外无限空间的和谐统一;

故选: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5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