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民间故事半夜里,羊群经常叫唤乱窜,黄鹂鸟

发布时间:2025/7/22 18:36:50   

唐中宗神龙年间,北方闹起了饥荒,有一户姓常的人家,一家三口出去逃难,两个大人都死于逃难途中,剩下一个14岁的孩子常讨福,独自乞讨。

这一天,常讨福翻越山岭的时候,饥饿难耐,就在山上寻找吃的。他发现了一棵野果树,攀上果树采摘野果时,忽然听见了小鸟的惊叫声。他循声望过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棵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条蛇,正在吞食幼鸟。

常讨福赶紧跳下果树,爬上那一棵树驱赶蛇,等到蛇仓皇逃窜后,他检查鸟窝,只剩下一只幼鸟了。为了防止蛇再来偷袭,他就把幼鸟带在身边,养了起来。

这是一只黄鹂鸟,非常乖巧,长大后和常讨福有了感情,不愿离开,跟着常讨福一起流浪。这一天,常讨福歇宿在一座破庙里,早上起来时,呼唤黄鹂鸟,却不见它飞过来,心里奇怪,就出去寻找。

到了破庙的后面,他听见了黄鹂鸟的叫声,循声走过去,发现黄鹂鸟躲在一个树洞里。这一棵树比水桶还要粗,一丈高的地方有一个碗口粗的树洞,黄鹂鸟就站在洞口,不停地鸣叫,无论常讨福怎么呼唤,它就是不下来。

这可是从来没有的现象,搁在平时,只要常讨福一呼唤,黄鹂鸟就会飞到他的手上,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它竟然对于常讨福的呼唤充耳不闻,而是歪着头看着他不停地鸣叫。

常讨福索性攀爬上大树,黄鹂鸟看见他上来,躲进了洞里。常讨福把手伸进洞里掏摸,竟然摸到了一块硬疙瘩,掏出来一看,居然是一个银元宝。他接连在树洞里掏出4个银元宝,每一个大约30两左右,一共两上下。

这时,黄鹂鸟飞了出来,落在了常讨福的头上,他这才明白过来,黄鹂鸟是为了让他摸到银元宝,才故意不下来的。

常讨福把4个银元宝藏在身上,继续流浪。这一天,他来到了一处山谷里,山谷中间是一条小溪流,溪流的两边是宽敞的草地,非常适合羊群放牧,他萌生了定居在此养羊的念头。这个山谷在连绵的群山之间,属于无主的山林,也不需要掏钱购买,而且离山下的乡镇也不是很远,一天就能来回。

于是,常讨福开始行动起来,他拿出一个银元宝,到乡镇上换成钱币,请了几个人,在山上伐木,几天时间就搭建了三间茅草屋,还在屋后围起篱笆,建造了一个很大的羊圈。

然后,常讨福又下了几次山,买来家具炊具和粮食,像模像样地过起了小日子。他喂了鸡,养了狗,接着买来只小羊羔,开始了放羊的生活,正式成了放羊人。

但是,怪事出现了。当天晚上半夜里,他忽然被羊叫声惊醒,出来查看,只见羊群惊恐地躲在角落里,不住地叫着,似乎看见了什么惊恐的东西。

接连几天半夜里,羊群都炸群了,这让常讨福百思不得其解,照这样下去,小羊怎么可能长肉呢?这一天,他坐在门口发愁,黄鹂鸟落在了他的手上,他忽然问道:“唉,黄鹂鸟,到底出了什么怪事呢?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不适合养羊吗?”

他也是无心之问,谁知黄鹂鸟竟然开口说起话来,着实让常讨福吓了一跳。只听黄鹂鸟说:“羊群住在狼窝里了,它们半夜里被狼群恐吓,自然就会炸群了。”

常讨福愣了片刻,说道:“胡说,好好的,哪里看见狼窝了?”黄鹂鸟讲,羊圈下面埋着几匹狼的狼骨,那还是好多年前,一群猎人在这里搭建帐篷,吃了狼肉,把狼骨埋在地下,然后带着狼皮离开了。

这些狼阴魂不散,守着狼骨不离开,晚上跑出来吓唬羊群。常讨福看不见,但是羊能看见,因此吓得炸了群。只要挖出狼骨焚烧,这些狼的阴魂无所依托,就会散开。

常讨福依照黄鹂鸟的指点,挖出了许多狼骨。他架起柴火,烧了几天几夜,才将狼骨烧的只剩下一些骨渣,他把骨渣倒进了小溪里,随着流水冲走。这以后,羊群果然不再炸群了。

后来,常讨福长大后,娶了妻生了子,还开垦了不少荒地种植杂粮,子子孙孙延续了下去。他非常感激黄鹂鸟,搭建了一间草棚,专门喂养黄鹂鸟,黄鹂鸟后来也找到了妻子,在此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不过,黄鹂鸟再也没有开口说过话。

如果没有黄鹂鸟,常讨福就不会发家致富,过上安稳的日子。当然了,这些都是常讨福的善良造就的。还是那句话,做人要心存良善,福报自然就会降临。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故事看过瘾没有?如果还没有过到瘾,向你推荐这套丛书,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应有尽有,都是精选的经典,篇篇精彩,过目难忘,赶紧点击下单吧。

全套3册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中国寓言故事精选+中国神话故事集中国古精选¥75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02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