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生活环境 >> 春天是女孩子的节日大李老师说教育
记得《红楼梦》里面黛玉葬花的日子,是一个节日,大家都穿得花枝招展,兴高采烈地往树上挂丝线、彩带之类的东西。只有黛玉一人扛着她的花锄,在葬花。
那这个节日是什么节日哪?它就是送花神节。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古人为春天设计了这样一个个美好的节日,让美丽如花的姑娘们,可以在春天肆意的放飞自我!
所以我觉得春天是女孩子的节日!晏殊的《破阵子》也记录了关于春天节日里的故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霄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还是喜欢用故事的形式解读诗的意境,那就让我讲一段有关春天的少女的故事吧!
小红和小兰,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庄,村庄虽小,但绿水绕村而过,村后种满了梨树,开花的时节,真可谓“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两人有缘,出生在相邻的两家,从小便亲如姐妹,无话不说。相伴成长,一晃就成了十五六岁的大姑娘。
这一日清明过后,小红,看到燕子在自家的房檐梁上已经筑巢了,满树的梨花都已飘落,有些许的伤感,但看到池塘里长出碧绿的青苔,听着身后树林里传出的黄鹂的婉转的鸣叫声,看到到处纷飞的柳絮,她又笑了。
虽然春的花信:海棠花、梨花、木兰花都飘落,但是清明的花信又将来临,又有何愁?甜香的桐花正开得盛,小麦也扬花了,这可是农人的希望所在,柳絮也来凑趣纷飞着,到处粘着人,真可谓“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真的是春困,小兰叫她去采桑的时候,她还在梦中与一位公子相会,这种场景岂能中断?于是对小兰说:“我不去、不去!”于是她继续做着她的好梦。
等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赶忙洗脸吃饭,拿起篮子对妈妈说去采桑,实际是想把梦里的情景说于小兰听!一路小跑,一路回味着梦中的情景,不由得脸红耳热,就这样来到了桑林,找遍桑林也没有找到小兰。
独自一人,采了一会儿桑,便要回家去。走到一个小岔道,与匆匆跑过来的人撞了个满怀。抬头一看,竟是小兰“你这个死丫头,跑哪儿了呀?看高兴得红光满面的!”想到自己昨晚为做的梦而高兴,莫非她也梦见了她的如意郎君了,不如诈她一下。
“是不是昨晚做了什么好梦?遇到如意的郎君,快说来我听听”“别胡说,人家才没做梦呢,刚才我一个人采着没意思,就跑到春社上去了,跟他们去斗草来着,得了头彩,看这是我赢来的丝线”小兰把线放在她的面前晃了晃。
“我可是做了一个好梦”“快说!快说!快说说”树林中回荡着她俩的笑声,两人脸上也笑魇如花!
诗词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描述两位少女在采桑路上相逢的场景,表现看青春洋溢的少女,在春天里的美好生活,表现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赏析
1.景物的描写之中,暗含着节气的更迭。词的前两句,但是实际上暗暗示着节气的更迭,春分刚过,清明到来。春分时节新燕将至,梨花落后清明到来。
2.写出了传统的文化习俗
春社
古代社日每年都有,分春季和秋季。在开春之前,要对土地神进行祭祀,这实际上也是邻里的一次大聚会,可以在社上分吃酒食,还可以演社戏,非常的热闹,所以闺中的少女们这个时候也可以放下手头的女红,呼朋引伴的游玩。
花信
我国古代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八个气节),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番花信风,就是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个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
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如春分的三信就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
3.上片的景色描写色彩明丽
有白的桃花,有碧的青苔,有身着黄衣的黄鹂鸟。除了色彩,还有声音黄鹂的叫声,非常的脆亮!
4.下片两位女孩儿的活泼可爱跃然纸上两个青春少女在一块斗嘴,说笑的场景,通过“疑怪昨霄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可以看出。
特别是最后一句“笑从双脸生,”而不是双嘴生,写出了女孩子开心大笑的情景,眉眼都笑弯了,而非只嘴角动动的微笑!
“东邻”这位女孩的豪爽,无拘无束也跃然纸上,早上起来去给人家斗草玩耍去了!
所以春天是女孩的节日,她们在这样的节日里可以放飞自我,可以开怀大笑,可以让青春肆意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