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繁衍 >> 跟我一起读诗经葛覃,了解一个后妃的
这是《诗经·周南》的第二首。上一首《关雎》写了文王娶了后妃,这一首,则追叙后妃的生平。
葛覃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先谈一下押韵问题:第一章六句:萋、喈(jī),齐韵;谷、木,屋韵;
按:喈《康熙字典》又叶居奚切,音稽。(齐韵)
第二章六句:莫、濩、绤、斁,陌韵;
按:绤(xì)斁(yì),怎么会归入陌韵,还有待研究,但确实在平水韵里是这么归类的。
第三章六句:归、衣,微韵;否、母,有韵。
逐段学习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赋也。
葛:草名,葛所以为絺绤,女功之事烦辱者。《晋书?孝愍帝纪》:“(文王)妃后躬行四教,尊敬师傅,服浣濯之衣,修烦辱之事,化天下以成妇道。”烦辱:繁杂卑贱。葛可以做成精粗不同的布。
覃:延。
施(yì):移也。又以豉切,音易。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施,移也。
中谷:谷中也,倒其言,古汉语都这样表达。
萋萋:盛貌。
黄鸟:黄鹂也。
灌木:丛木也。
喈(jiē)喈:这儿读jī,和声之远闻也。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盖后妃旣成絺綌而赋其事,追叙初夏之时,葛叶方盛,而有黄鸟鸣于其上也。后凡言赋者,仿此。
《毛诗正义》说是兴。以维叶萋萋,黄鸟飞集灌木,鸟鸣声闻于远方,兴女子才貌双全的名声远扬。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赋也。
莫莫:茂密貌。
刈:斩。濩:煮也。
絺绤chīxì:葛布的统称。葛之细者曰絺,粗者曰绤。引申为葛服。
斁(yì):厌也。
本章言盛夏之时,葛旣成矣。于是治以为布,而服之无厌。盖亲执其劳,而知其成之不易。所以心诚爱之,虽极垢弊,而不忍厌弃也。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汚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赋也。
言:辞也,一说我。师:女师也。
薄:犹少也。
汚:搓揉;搓洗。
浣:则濯之而已。
私:燕服也,日常闲居时穿的衣;便服。
衣:礼服也,是指在某些重大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庄重而且正式的服装。
害:何也。
宁:安也。谓问安也。
上章旣成絺綌之服矣。此章遂告其师氏,使告于君子,以将归宁之意。且曰,盍治其私服之汚、而澣其礼服之衣乎。何者当浣,而何者可以未浣乎。我将服之以归宁于父母矣。
葛覃三章章六句。
学习小结这首诗是说后妃出嫁前后的生活状况。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后妃出身高贵,自然娇生惯养,锦衣玉食。而诗中却说去刈濩葛,做“絺绤”,还去洗自己穿的各种衣服。然而,这就是真正的历史。所以,有人说这首诗写的是文王的后妃,跟上一首《关雎》一样。这也是文王垂范后世的一个事例。
当然,我们学习诗经,是了解历史,学习语言,积累词汇。比如这首诗中,一些形容葛叶的“萋萋”“莫莫”,形容黄鹂叫声的“喈喈”等。
学诗经,可以多识草木虫鱼等动植物。比如,通过关雎,我们认识了王雎、荇菜,通过葛覃,我们认识了葛、黄鹂,这些,我会在诗中配上图,以帮助理解记忆。
学习它的写作手法。这两首诗都用了兴的写作手法,这样使得诗歌情景交融。
学古以鉴今,我们通过文王的婚姻,可以明白择偶时,应该怎样选择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