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杜甫流传极广的七绝佳作,一句一景,一幅绝

发布时间:2024/8/3 10:42:51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一首入选我国小学课本的古诗,也是小学生必背古诗之一,因而流传甚广。这首诗是杜甫广德二年()春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写景的佳作。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鹭:一种水鸟名,鹭鸶。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千秋雪:指岷山终年积雪,千古不化。东吴:三国时孙权在江南建国定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江南地区。译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二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从窗口可以望到远处西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航船。赏析公元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首即景小诗。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是说,两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对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蔚蓝的天空。“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激畅的感情。诗句有声有色,意境优美,对仗工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是说,雪岭之上有千古不化的积雪,从窗口向外望,雪岭似乎近在窗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船只。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前句一个“含”字,言西岭雪景似镶在镜框里的风景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意味深长,因为来自“东吴”,表示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即可乘船东下,返归故乡。两句诗一言舒畅,一言喜悦。一句一景,景境独到。“千里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极为开阔。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4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