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繁衍 >> 唐诗里的春天,如诗如画松排山面千重翠,月
『苏幕遮◆春色如画』
柳含烟,山叠翠。白鹭汀州,时见双双起。
两岸桃花烘日出。
清晓湖堤,一路莺声脆。
翠微中,图画里。鸟语花香,疑在桃源地。
不负化工无限意。
宋雨唐风,一片诗心寄。
放眼望去柳树含烟,远山叠翠。十里平湖碧波荡漾,时见白鹭一双双,一对对在湖面上飞翔、戏水、觅食,为平静的湖面增添了一份灵气与活力。
一轮红日在两岸灼灼桃林之上冉冉升起,黄鹂鸣翠柳,莺声清脆婉转。闲步在湖堤之上,欣赏着水鸟腾飞起落的瞬间,让人感受到无穷乐趣,仿佛进入了秦人的桃花源。
不辜负这美丽的春色,不辜负一片诗心,填一阙苏幕遮与诗友们分享。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春水碧泱泱,平堤映绿杨。田畴资灌溉,鸥鸟共徜徉,处处风光如画。
自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春天,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多情有多才的文人墨客自然要感慨一番,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歌颂春天。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春日山中景色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掬一捧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拨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小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
其中最喜欢“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
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另,“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的佳句。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群山环绕,湖水汪汪一碧,水平如镜。松树在山上排开层层一片翠色,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犹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的毛毯上绒头,舒展的新蒲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裙飘带。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这风景如画西湖。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这首诗中最喜欢这中间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
小诗描写杭州西湖春景。前六句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小结:于良史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精雕细琢,如石韫玉,似水怀珠,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出语天成,独具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比喻精妙,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与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相比较,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两首小诗都是个人心头所爱,诗友们您对哪一首情有独钟呢?欢迎留言互动。#知识创作官#
古诗里的阳春三月,海棠嫣然一笑竹篱间,娇饶全在欲开时三首春草诗,写极春草之美,后两首最是情深撩人三首词哀婉凄凉,写极李煜亡国之痛: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四首词赏读,最后两首写其与小周后幽会,句句煽情,字字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