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繁衍 >> 晚春好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为什么要加无人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唐朝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文慢读,那幽草在涧边,碧绿的生长着。
上面有黄鹂,这高大的树冠里鸣叫。
春天的溪水,在黄昏里开始涨潮,这时山雨急来,潇潇洒洒。
在无人的渡口,小舟随着潮水摇摆,悠闲而落寞的横斜。
初衣解诗:这首诗有一个字,一个字的慢读,边读边在脑袋里脑补。仿佛摊开一张宣纸。看看作者如何落笔。
他首先画了一丛兰草,那幽然的姿态,和幽碧的颜色,表示已经春深,兰草边有小溪水哗哗流淌。可以在溪水中加两块石头,表示这是一个山涧。这兰草的上头,可以画两只鸟,但随即高大的树木,将鸟掩映,露出一点点黄色的羽毛,仿佛可以听到它们正在啼唱。
这已经是山水图中完美的幽兰水涧春深图。可以挂在客厅或者卧室里,精致小巧,幽深,凉爽。
但是作者意不在此。他将宣纸继续展开。那悠然水见春深,只成了宣纸的一角。仿佛是将镜头拉远。我们将看到的什么呢?
我们看到了水涧小溪的下游,是个宽阔的湖面和水面,波浪显示着,这是晚间的潮水,而泼汤上细小的圆点的涟漪,只显示这就是一场雨。
与幽兰水涧图的深绿不同的是,此时的水面,是烟绿或者蓝色的,甚至带着一点黄昏的黯然。
这让视觉骤然开朗。这是一幅烟水晚雨图。从幽深到悠远。这幅图想必已经做完了。只等作者压章,有风骨,有境界,文人的离骚之意莫过如此。
但是,不仅如此呀。不仅如此呀,在湖面的一角,杨柳树下,忽然出现了几笔隐约的石路,或者野草倒伏,杨柳树下,出现了一个无人的小舟,以散漫的姿态,横在了细雨里。仿佛可以看见它随着潮水摇摆的样子。
这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春深夏初的野景,寂静,碧绿,幽深,寥落,甚至带点荒凉,却又可以听到万物自语。
这样的作品是不可以摆在客厅的。因为明显客厅的格局太小了。但适合放在哪里呢?我想了想。是在书房。四壁的书,堆砌起一个狭窄的王国,但这幅画在墙上,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窗口,一个比对,一个寓言,一个出口。
这首诗如诗如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那么作者在这幅画中站在哪个角度呢?就是第一句话,独怜幽草涧边生。你想想自己是那一株兰草,你看见了身边的流水,听到了树上的黄鹂,随着目光,你看到了更远处的湖面,一条小船在无人的渡口。
有没有寓意呢?肯定有。你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那条船,你生出的,不是悠闲,是一种无人会得春生的寂寞。所有天地存在的感觉,都是诗人的感觉。这种画面虽然很平衡。但是我们很容易找到其中不平衡的状态,就是那种寂寞感,那种无可奈何的寂寞感。
所以初衣说这幅画,最适合挂在四壁都是书的书房里。因为有一种无人能会的寂寞,刚好能够和画面相吻合。很美,然而很孤寂。
人生最大的苦闷,在于,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但是没有用上。在这幅画面里,我们就看到了那种未足感。但是这种未足感,同样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于是我们在无声里又看到了一种和谐。
有人说初衣这首诗不应该像你这样子解,因为他写的本来就是一种悠闲的山景,表达一种恬淡的心态。但是初衣,要对你说no。
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惜字如金。如果他仅仅想表达恬淡的心态,其实不用28个字,只用20个字。
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急,野渡舟自横。
那么诗人加上的八个字,就是他所有的寓意了。野渡无人舟自横,加上”无人“这就是作者的主观寓意了,因为这不是山景的寂寞,是自己心灵的无所应和。
你怎么解读呢?
让我们重温这首流传千古的画中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言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