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品读绝句两个黄鹂,搬着砖勉强活着,却

发布时间:2022/11/1 13:22:04   
白癜风的药有那些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643.html

杜甫,我们的诗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为天下而忧。我以为,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操,也只有杜甫这样伟大的人,才会在自己流离失所,漂泊不定,艰难的在世上活着的情况下,还有这份担忧,我觉得大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多想想自己如何摆脱困境,而不是自己明明毫无作用,却还白白的为天下苍生担忧操心吧。但杜甫的许多诗便是这样,其中不乏传世名篇,也都有这样的情感在里面,例如今天要品读的《绝句》,诗背后的情感,似乎便是如此。

绝句诗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

我的翻译: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间互相鸣叫,歌唱着美丽的春色。天空中,队列严整的白鹭排成一排,直冲那没有尽头的蓝天。我倚靠在窗前,看着窗外西岭上千年不化的冰雪开始融化,我家门前不远的锦江之上,停着从千万里之外的东吴远航到来的船只。见此情景,我是何其的快乐,何其的开心啊。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这首《绝句》真的是绝,诗句话,哪一句单独拿出来,就是一幅画,而且画面感极强,但若是把四幅画合在一起,也毫无违和感,感觉这四幅画原本就是一副画剪出来的。或许,这便是诗圣的过人之处吧。

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在这首《绝句》中描绘了美丽的春色,写了动态的景色,黄鹂,白鹭,一鸣一飞,都在春日中显得活泼显得有生机,翠柳青天的背景,则勾勒出了春意盎然的画面,让我们知道杜甫写诗时周围的优美环境。后面的两句,写得则是静态的景色,或者说是相对为静态的景色,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在融化,你杜甫隔着这么远,你哪里看的见,这不过是杜甫的感觉罢了,锦江之上来自东吴地区的船只,也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也会随着波浪起伏摇摆,只是杜甫在家中远望过去,西岭山的雪,锦江的船,都是相对静止的,都会让他能展开联想,展开他那心忧苍生,心怀天下的想象。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写此《绝句》的时候,正是“安史之乱”后不久,各地藩镇割据的时代。而在当时那个时候,我们的诗圣杜甫还并没有名满天下,在世人眼中,不过是个普通的文人而已,当时比较欣赏他的成都尹严武,让他在成都有了落脚之处,有了杜甫草堂,可当严武被调入朝之后,杜甫就在成都待不下去了,只能离开成都,前往梓州投靠亲友,直到第二年叛乱稍平,严武返回成都后,杜甫也立刻回到了成都的草堂,继续投靠严武。

战乱与藩镇割据

当时正值春天,对于杜甫而言,也是他的春天,可以有强有人的人庇护,生活能有保障,对于国家而言,叛乱平息,打通了前往东吴之地的道路,也让他满心欢喜,所以《绝句》诗中,更多是欢乐,是喜悦的情绪,所以杜甫看到了西岭上的雪在融化,看到了停在锦江的船帆上,挂着来自吴地的旗号。

杜甫草堂

明明自己风雨漂泊,居无定所,寄人篱下,靠亲友救济,心里还想着家国天下,想着百姓生活的艰难,这个我实在是理解不了,在我看来,有这份闲情,还不如多多的提升自己,修炼自己,让自己有更好的生活,更强大的能力,或许那个时候,再去担忧天下,再去担忧苍生,或许会更好。当然了,明明自己都没有着落,还担忧的苍生,或许这便是杜甫伟大的情怀所在吧,也正是有着这样的情怀,才奠定了写出万古传颂诗歌的底蕴吧。

诗圣情怀

敬身推伪宦,伤世写真辞。贯穿古今,尽工尽善,诗圣之高妙,不止于诗中,更在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2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