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小鸟拥有着美丽的外表,悦耳的声音,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可爱的角色。我们发现,不止在小学初中的课本中有着大量描写小鸟的课文,甚至连古人都很在意这个小小的生物类群。唐朝大诗人杜甫曾在《绝句》中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小鸟的生动活泼,寓意着向上的精神。同时期的白居易也曾在《长恨歌》中写出千古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不难发现,鸟对于人们的重要是显而易见的。在21世纪记录的已知鸟类中,不认识的鸟类我们一般用“刑期”来表示,而最常见的鸟类中,麻雀首当其冲,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这个小小种群。麻雀我们发现生活中可以在很多地方发现麻雀的身影,不管是遍布高楼的城市还是怡然舒适的农村,不管是人山人海的地方还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都是麻雀活动的区域。要注意的是“麻雀”并不是指一种鸟,它是一个统称,指的是包括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你要问我怎么分辨,我只能说你可以把平时见的最多,但是叫不出它名字的小鸟通称麻雀。就是这个种群数量庞大,看着人畜无害的小种族,在上世纪50年代被我国错误的认知为“第四害”。并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四害运动,在麻雀数量锐减的同时,农产量也紧随其后,因此麻雀才得以存活下来。那么,为什么我国当时会做出这么狠的事情呢?因为麻雀作为杂食性鸟类,它是根据一年不同时间进取不同的食物,春夏季节昆虫活动最为频繁,麻雀会以各种昆虫为食,其中多为害虫。而到了秋冬季节,昆虫活动减少,麻雀的主要食物变成植物种子和人类种植的谷物,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当初会错误的认为麻雀是害鸟。近些年来,麻雀的寿命成了人们在意的话题,因为我们发现身边的麻雀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南方一些城市似乎都已经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麻雀能活多长时间?麻雀平时活动于人类居住地,胆大近人的同时,警惕性也是相当高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见得到,但是一靠近它就会很快的飞走。既然麻雀警惕性这么强,为什么数量越来越少了?我们在查阅百科的时候可以发现麻雀的寿命是5-10年,但是现在查一下wiki发现麻雀寿命只有三年,出现这种反差让人难以置信,然而事实就是麻雀生存环境和外来因素造成的影响。首先是人类为了抵御害虫给农作物喷洒的农药,麻雀在捕食带有农药的虫子之后,造成了成年鸟和幼鸟的大量死亡。不仅如此,麻雀天敌的存在也是一个原因。正因为麻雀体型小,有些体型较大的肉食性鸟类和猛禽类都会以麻雀为食,这还不算上猫啊,蛇啊,黄鼠狼这些地上的动物。但是这些似乎都不是影响麻雀寿命的最大因素,人类的活动才是罪魁祸首。城市的发展需要扩建土地,农村越来越少,城镇越来越多。麻雀想要在城市中生存,这无疑是难上加难,既要躲避人类,又要生活下去,这种夹缝生存的环境,麻雀能生存三年都已经算高。那么问题来了,麻雀大量的死亡,为什么我们见不到它的尸体?麻雀的尸体都到哪里了?城市中很难见到麻雀尸体是因为有流浪狗流浪猫的存在,它们会主动捕食麻雀,其他一些摔死在绿化带或者草地的幼鸟,由于体型微小我们很难发现,而且麻雀与其他鸟类相比体重更轻,脂肪更少。由于地面的分解者十分活跃,一天的时间可能就把麻雀的尸体分解掉了。而农村中更难发现了,麻雀觅食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野外说不定某个犄角旮旯就有着一个麻雀的尸体。幸运的是,我曾经在雨天见到过一次麻雀幼鸟被淹死的尸体。乍一看,麻雀能活到现在属实是不容易,即使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它的种群数量依旧在持续减少。如今在麻雀已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经济、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如果再不出手保护,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小时候随处可见的麻雀,也会进入灭绝动物名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0239.html